评论
“这是一项‘投资于人’的重要民生工程,同时也是强化生育支持、促进生育友好的一项制度性安排。目前,线上、线下申领渠道都已经全面开放,申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截至昨天上午9点,全国已经提交了超过2400万条申报信息,占到目标人群的80%左右。”在9月11日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介绍了我国实施育儿补贴制度的最新进展情况。人口工作事关个人发展、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为的是让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工作由调节数量为主向提升素质、稳定总量、优化结构、畅通流动转变,实现根本性转变。我国坚定不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问题入手,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暖心政策叠加释放民生温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延长产假、设立陪产假和育儿假,实施育儿支出个人所得税抵扣,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多地推行学前免费教育等,减轻广大家庭的生育养育负担;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2024年底千人口托位数达4.1个,多渠道拓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等,缓解家庭养育后顾之忧。今年全面启动、高效落地的育儿补贴制度,更是一种直接的经济支持,传递着政策的温度。
展开剩余60%筑牢“一老一小”健康防线,让“夕阳”更暖、“朝阳”更艳。在“一老”方面,截至2024年底,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达到6151家,94.4%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老年护理、上门护理以及“互联网+护理服务”蓬勃发展。在“一小”方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引领发展,带动提升儿科重大疾病、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绝大多数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可以提供儿科服务,2024年底儿科执业(助理)医师的数量达到24.39万人,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优化生育全程服务,守护“母婴健康”底线。我国全面实施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落实妊娠风险筛查机制,强化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全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新生儿访视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改善,处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推广无痛分娩服务,提高产妇分娩舒适度。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为母婴撑起了坚实的健康保护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就医、住房、养老等一体考虑,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放眼“十五五”,我们仍须坚守初心、锚定方向,继续在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方面下足功夫,托起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
更多阅读:
“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①:
“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②:
“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③:
“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④:
“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⑤:
直面健康热
发布于:北京市炒股杠杆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