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新一轮“组合拳冲击”——对外再挥关税大棒,对内则签署被称为“大而美”的税收和支出法案。这一内外政策叠加效应,令市场对美国通胀和经济走向以及全球贸易格局愈加担忧。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0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媒体的电话采访时表示,计划对几乎所有尚未加征关税的贸易伙伴征收15%或20%的统一关税。
1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受邀参加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及全球市场研究部联席主管苏博文(Rob Subbaraman)的媒体交流会。会上,苏博文就2025年下半年全球经济走势、特朗普政府内外政策影响等热点议题发表了观点。
苏博文在回答每经记者提问时表示,特朗普这轮关税升级背后的逻辑不限于减少贸易逆差,下半年,全球经济将处于充满不确定性的“未知领域”,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关税举措、财政法案及对美联储的潜在影响,叠加地缘政治冲突与金融市场的复杂反应,共同构成了下半年全球经济的核心变量。
具体到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可能给美国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苏博文认为,美国经济滞胀压力会很快显现,“大而美”法案将进一步推高财政赤字,特朗普政府不能承受进一步提高关税对美国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据他预测,“大而美”法案预计将在未来10年内使美国预算赤字增加超3万亿美元。
展开剩余81%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苏博文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这轮关税升级背后的逻辑不限于减少贸易逆差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自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35%关税。
特朗普7日向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发出了首批关税信函,关税税率从25%到40%不等。他同时预告本周还会有更多此类信函发出。9日上午,特朗普再致信6个国家的领导人,通知他们将对这些国家输美商品征收新关税。此外,在9日当天,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布了致巴西有关加征关税的信函,表示美国将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所有巴西产品征收50%的关税。
此举被外界认为是特朗普对外的新一轮“极限施压”。
苏博文指出,这轮关税升级,背后的逻辑已不限于减少贸易逆差,还被赋予了更多其他层面的意义,可能涉及外交政策、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例如,对巴西征收50%的关税更多是出于地缘政治等方面的考量。
巴西副总统兼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长热拉尔多·阿尔克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说,美国对巴西的贸易是顺差,因此提高对巴西的关税“毫无道理”。
从目前情况来看,特朗普政府发出的关税相关信件大多流向了较小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对美国并没有巨额的贸易顺差。
美国超市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郑雨航摄
面对特朗普“咄咄逼人”的形势,当地时间7月10日,巴西总统卢拉“誓言反击”,并警告将根据巴西经济互惠法对任何单方面关税上调作出回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日前也表示,欧盟在关税问题上“准备好与美国达成一项原则性协议”,但若谈判失败,欧盟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以保护欧洲经济。
美滞胀压力将很快显现,美联储或到12月才开始降息
苏博文在交流中直言,“特朗普政府无法承受进一步提高关税对美国国内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他分析称,若进一步提高关税,会使进口商品成本大幅增加,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剧,这无疑会让本就严峻的通胀形势雪上加霜,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和企业的运营成本。其他国家也可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这将损害美国出口企业的利益,导致出口下滑,进而进一步影响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苏博文指出,美国经济的滞胀风险是真实存在的。据苏博文预测,2025年下半年美国的通胀将加速上升,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ore CPI)预计将从目前的2.8%攀升至3.3%。他说,“通胀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关税因素便是其中之一。此前,美国企业为了规避可能提高的关税,在第一季度大规模提前进口商品,导致库存处于高位。随着时间推移,进入6月、7月后,库存逐渐消耗,企业不得不重新进口,此时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将逐步传导至消费端,推高物价。”
与此同时,美国今年的GDP增速将放缓至1.3%。苏博文认为,在通胀压力下,消费者的购买力受到侵蚀,可能会减少消费支出,而消费作为美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其放缓将直接影响经济增长。
每经记者注意到,美国研究机构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6月24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趋于悲观,6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5月的98.4(修订后数据)大幅下滑至93,显著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99。调查显示,关税仍然是消费者首要关心的问题,其次是通胀。
面对物价上行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美联储政策路径也面临挑战。苏博文认为,鉴于通胀压力较大,美联储会保持谨慎,可能要到今年12月才会开始降息,而且降息的幅度会小于市场当前的预期。
“大而美”法案恐让美未来10年预算赤字增加超3万亿美元
每经记者注意到,在对外加征关税的同时,特朗普对内推出的“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同样引发争议。
当地时间7月4日,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前一天,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该法案。苏博文指出,“其通过速度之快,远超市场预期。”
苏博文预计,“大而美”法案将对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产生显著影响,未来10年预算赤字将增加超过3万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3400亿美元左右。
新华社报道称,“大而美”法案内容触及从国家到民众的各方利益,对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影响极其重大。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因驱逐移民引发广泛争议的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年度预算将从目前的100亿美元飙升至近300亿美元。
苏博文认为,在当前美国失业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推出这样的财政刺激政策,显得有些不合时宜。“通常来说,在失业率低、经济相对稳定时,政府应着力减少预算赤字,而非扩大赤字。”
“目前,美国的公共债务已达到GDP的100%左右,‘大而美’法案的推进将使预算赤字在未来几年保持在GDP的6%以上,这一状况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苏博文说道,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财政状况将对美国经济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可能会推高长期利率,进而影响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甚至还可能引发通胀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美国政府未来不得不面临艰难的选择,要么通过削减支出、提高税收等方式来改善财政状况,要么采取金融抑制、让美联储加大购债等手段,但这些选择都伴随着各自的风险和挑战。”苏博文总结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于:四川省炒股杠杆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