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右侧后槽牙疼得整宿睡不着,喝口凉水像被电钻扎!”上周,福州18岁的高三学生小林(化名)捂着半肿的脸进诊室。
当接诊的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陈帅博士,用探针轻触他的右下后槽牙时,小林倒抽一口冷气——原本光滑的牙釉质上,出现几个黑褐色小坑,用器械一刮,簌簌掉下粉末状牙釉质。
“这是蛀牙的早期信号,再拖俩月,牙神经都要烂穿了。”陈帅叹气道,小林每天至少10颗软糖,外加睡前必喝冰可乐,这个“致命习惯”简直是在给细菌“投喂弹药”。
“可乐的磷酸和糖分混合,成了细菌的‘自助餐厅’,它们在24小时内分解糖、产生酸性物质,牙齿就像泡在酸水池里,牙釉质慢慢被腐蚀出小洞。”陈帅说。
小林的遭遇不是个例。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丁林灿副主任医师的门诊中,类似的故事也经常上演。
来源:福建卫生报
炒股杠杆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